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一、物質概況
甲烷(化學式:CH?,分子量16.043)是最簡單的有機物,屬于鏈狀脂肪烴,常溫下為無色無臭氣體,難溶于水(常溫常壓溶解度0.03),密度0.717g/L(標準狀況),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.55,易燃燒且無毒。其物理特性顯著:熔點-182.5℃,沸點-161.5℃,閃點-188℃,引燃溫度538℃,臨界溫度-82.6℃,臨界壓力4.59MPa。作為天然氣、頁巖氣、可燃冰的主要成分,甲烷是重要的碳基資源,同時也是主要的非CO?溫室氣體,其分解產生的水蒸氣會破壞臭氧層。
二、化學性質
1. 穩定性:甲烷化學性質穩定,不與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、強酸或強堿反應。
2. 取代反應:在光照條件下可與氯氣發生連鎖取代,生成CH?Cl、CH?Cl?、CHCl?(氯仿)和CCl?(四氯化碳)等鹵代物。
3. 燃燒反應:
○ 火焰燃燒:完全燃燒生成CO?和H?O,化學方程式為CH?+2O?→CO?+2H?O[5]。
○ 催化燃燒:需貴金屬(如Pd、Pt基)或非貴金屬(如鈣鈦礦、尖晶石)催化劑,用于高效能源轉化。
三、來源與生成機制
1. 天然來源:約20%的甲烷來自古代地質儲層(如煤層、海底天然氣藏、永久凍土),經數百萬年緩慢釋放。
2. 近代來源:主要由生物厭氧分解產生,包括牛群(反芻動物腸道發酵)、稻田、沼澤、垃圾填埋場及白蟻活動等。
3. 生成機理:
○ 生物途徑:細菌在缺氧環境下分解有機物,若有氧則生成CO?,無氧時生成甲烷。
○ 煤轉化:煤炭熱解通過煤樣直接加氫(Coal-CH?+H*→Coal+CH?)、固態產物氫化(C+2H?→CH?)及液態產物二次熱解生成甲烷。
四、爆炸特性與安全風險
甲烷是易燃氣體,爆炸極限為5.3%~15%(V/V),濃度達9.5%時爆炸最劇烈。氧濃度影響爆炸范圍:氧濃度低于12%時,混合氣體失去爆炸性。運輸中需遵守危險品管理規定(UN編號1971),使用鋼質氣瓶,遠離火源,避免交叉堆放,排氣管需裝阻火裝置。
五、制備方法
1. 實驗室制備:通過乙酸鈉與氫氧化鈉反應(CH?COONa+NaOH→CH?↑+Na?CO?),裝置需加熱并采用排水法收集。
2. 工業制備:
○ 煤轉化:煤炭熱解或氣化生成合成氣(CO+H?),再經重整反應制甲烷。
○ 天然氣分離:直接從天然氣中提純,或通過沼氣凈化獲得。
六、應用領域
1. 能源利用:作為燃料廣泛用于民用燃氣、發電及交通運輸。
2. 化工原料:
○ 直接轉化:通過氧化偶聯(OCM)制乙烯、無氧芳構化(MDA)制苯等芳烴,或直接制乙烯(MTOAH),需高效催化劑(如Mo/ZSM-5、Pt-CeO?)。
○ 間接轉化:經水蒸氣重整(SRM)、部分氧化(POM)或CO?重整(CDM)生成合成氣,再通過甲醇合成、費托合成制燃料及高值化學品。
3. 其他用途:用于生產炭黑(橡膠補強劑)、氫氣、乙炔及甲醛等。
七、環境影響與管控
甲烷是強效溫室氣體,其增溫潛勢(GWP)為CO?的28~36倍(100年尺度)。控制甲烷排放需從源頭入手:煤礦瓦斯抽采利用(中國已形成撫順、陽泉等抽采模式)、垃圾填埋氣回收、改進稻田灌溉技術等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