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一、太陽元素的發現與地球儲量
氦氣(He)是宇宙中含量第二的元素,占星系質量的24%,卻因極不活潑的化學性質被稱為"太陽的元素"——1868年,天文學家讓森和洛克耶在太陽光譜中發現其獨特黃線,1895年才由拉姆齊在鈾礦中證實地球存在氦。這種單原子稀有氣體在地球大氣層中僅占0.00052%,主要賦存于古生代含氣巖系的天然氣中,含量約1%~2%。截至2025年4月,中國新增氦氣探明地質儲量40.7億立方米,蘇里格、涪陵等6個氣田儲量均超2億立方米,為戰略資源安全提供支撐。
二、極端物理特性與技術突破
氦氣是自然界最難液化的氣體,沸點低至-268.9℃,臨界溫度-267.95℃,液態氦在2.174K時會轉變為超流體,導熱性達銅的800倍,黏度接近零,能沿容器壁向上流動。其化學性質穩定,幾乎不與任何物質反應,密度僅0.1786kg/m3,是理想的惰性保護氣體。2025年,中國在提純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:貴州遵義BOG提氦工程年產11萬立方米5N級(99.999%)高純氦氣,安徽萬瑞冷電研制出6N9級超純氦裝置,氖雜質含量<0.3ppm,煤層氣提氦工藝更建成全球首套3.6萬Nm3/d提取裝置,打破國外技術壟斷。
三、不可替代的戰略應用
作為"黃金氣體",氦氣在高新技術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:
● 航天軍工:用作火箭燃料壓送劑,導彈和宇宙飛船的增壓系統依賴其穩定性;
● 低溫超導:液氦創造接近絕對零度(-273℃)的環境,是磁共振成像(MRI)、粒子對撞機等超導設備的"血液";
● 精密制造:焊接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時作為保護氣,半導體芯片刻蝕中用于檢漏,光纖生產中控制折射率;
● 深海探索:與氧氣混合成"氦氧呼吸氣",降低潛水員減壓病風險,支持深海探測作業;
● 科研前沿:超流體氦用于量子計算機制冷,氦-3同位素是可控核聚變的理想燃料。
四、資源挑戰與未來方向
全球氦氣長期依賴美國天然氣提氦(占比70%),中國曾面臨80%進口依賴。2022年,"低品位含氦天然氣提取"被列為中國重大工程技術難題,當前通過頁巖氣BOG提氦、煤層氣提氦等創新路徑,正構建自主產業鏈。貴州遵義示范工程實現"頁巖氣-氦氣"全流程轉化,安徽超純氦裝置純度達99.99999%,標志著中國從資源勘探到高純制備的全面突破。
從太陽光譜到深海探測,從芯片制造到可控核聚變,氦氣以"惰性"之軀支撐著人類科技的極限探索。隨著中國在資源開發與提純技術上的持續突破,這種宇宙級元素正成為驅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力量,守護著國家高科技產業的"呼吸"安全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