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液二氧化碳(CO?)作為焊接保護氣體的核心原料,在現代焊接工藝中占據重要地位。以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(簡稱“二保焊”)為例,其通過液態CO?氣化形成的保護氛圍隔絕空氣,防止熔池氧化,廣泛應用于低碳鋼、低合金鋼等黑色金屬焊接。以下從技術原理、工藝優勢、應用規范及環境控制四方面展開分析。
一、技術原理:從液態存儲到焊接保護的轉化
液態CO?通常存儲于高壓鋼瓶中,常溫下氣化后通過焊槍噴嘴以10-50L/min的流量噴出,在電弧周圍形成氣體保護層。其保護機制基于CO?的物理特性:
1. 密度優勢:CO?氣體密度為1.967kg/m3,約為空氣的1.5倍,能有效覆蓋熔池表面,阻止氧氣、氮氣等氣體侵入導致的氧化和氮化缺陷。
2. 電弧穩定性:電弧高溫使部分CO?分解為CO和活性氧(O),雖可能加劇焊絲氧化,但通過選用含脫氧劑(如Si、Mn)的實芯或藥芯焊絲(如H08Mn2SiA),可中和游離氧,避免氣孔產生。
3. 熔滴過渡控制:通過調節焊接參數(如電流、電壓),CO?焊可實現短路過渡(細絲焊接)或細顆粒過渡(粗絲焊接),其中短路過渡適用于薄板全位置焊接,飛濺量可通過優質焊機降至最低。
二、工藝優勢:高效、低成本的工業化選擇
相較于焊條電弧焊、埋弧焊等傳統方法,液CO?焊接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:
1. 經濟性顯著:液態CO?成本僅為惰性氣體(如Ar)的1/10,且無需更換焊條,連續送絲設計使生產率提升1-4倍,綜合焊接成本降低40%-50%。
2. 操作靈活性:支持全位置焊接(平、橫、立、仰),尤其適用于復雜結構件;焊絲直徑覆蓋0.8-2.5mm,可焊接0.4mm薄板至20mm以上厚板,滿足不同場景需求。
3. 焊縫質量可控:采用直流反接極性,熔深調節精準,配合規范參數(如電流200-300A、電壓26-32V),焊縫低氫性優良,抗裂性能優于手工電弧焊,焊后變形量僅為千分之三至五。
三、應用規范:參數匹配與操作要點
液CO?焊接的工藝參數需嚴格匹配,以平衡效率與質量:
1. 焊絲與電流選擇:
○ 細絲(0.8-1.2mm)采用短路過渡,焊接電流60-250A,適用于2-8mm薄板的全位置焊接;
○ 粗絲(1.6mm以上)采用細顆粒過渡,電流>300A,熔深可達8mm以上,僅適用于平焊、橫角焊。
2. 氣體流量控制:
○ 薄板焊接(<200A):10-25L/min;
○ 厚板或自動焊:25-50L/min,需配備氣體預熱裝置防止CO?氣化吸熱導致的噴嘴結霜堵塞。
3. 操作環境要求:
○ 防風等級:風速>1m/s時需設置防風棚或擋風板,避免氣體保護層被吹散;
○ 煙塵處理:焊接過程中產生Fe?O?、SiO?等煙塵(發塵量5-10g/kg焊絲),需配備濾筒式移動凈化器或高負壓除塵系統,降低粉塵濃度至職業接觸限值以下。
四、局限性與改進方向
盡管優勢突出,液CO?焊接仍存在短板:
1. 飛濺與弧光污染:常規電源下飛濺率可達10%,需通過波形控制焊機(如逆變式電源)優化電弧能量;紫外線輻射強度為手工焊的2-3倍,操作人員需佩戴專用防護面罩。
2. 環境限制:室外作業受天氣影響大,需搭建臨時防護設施;對高合金鋼、有色金屬(如Al、Cu)焊接適應性差,需改用MAG焊(CO?+Ar混合氣)。
3. 參數敏感性:電流與電壓需嚴格匹配(公式:U=0.04I+16±2V),送絲速度波動易導致電弧不穩,建議采用數字化焊機實現閉環控制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