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資訊
打造公司的核心競爭力,成就專業的行業品牌,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服務。
氫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載體,在電子工業中展現出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。其高純度、還原性及化學穩定性使其成為半導體制造、光伏材料、精密電子元件生產的關鍵基礎材料。當前,電子級氫氣已形成從上游制備到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,在技術迭代與產業升級中扮演著核心角色。
一、核心工藝中的多元角色
在半導體制造全流程中,氫氣貫穿從硅材料提純到器件封裝的關鍵環節。作為還原氣,其能在微觀層面剝離硅材料中的雜質元素,通過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時,高純氫在1100℃條件下還原三氯氫硅(SiHCl?),使硅原子沉積形成99.9999%以上純度的電子級多晶硅。這一過程中,氫氣同時發揮脫氧作用,與硅中氧原子結合生成水蒸氣排出,將氧含量控制在0.1ppm以下,為芯片制造奠定基礎純度。
在芯片制造工藝中,氫氣的保護氣功能至關重要。在光刻膠剝離、金屬沉積等工序中,氫氣與氮氣形成混合保護氣氛,可有效隔絕氧氣與水汽,防止晶圓表面氧化。而在化學氣相沉積(CVD)技術中,6N(99.9999%)級別氫氣作為載氣,能精準輸送反應氣體并維持均勻的氣流場,保障薄膜生長的一致性。據行業數據,先進制程芯片生產中,每萬片晶圓需消耗約5000立方米電子級氫氣。
二、應用領域的技術突破
電子級氫氣純度已形成明確分級體系,其中7N(99.99999%)及以上純度產品主要服務于高端領域。在硅外延工藝中,超高純氫作為載氣可消除碳氫化合物污染,使外延層缺陷密度控制在0.1/cm2以下;LED制造中,氫氣參與氮化鎵(GaN)材料生長,通過調節氫分壓可精確控制晶體質量。隨著Mini/Micro LED技術發展,對氫氣純度要求已提升至8N級別,推動提純技術持續突破。
光伏產業同樣依賴氫氣的深度參與。在金剛線切割硅片生產中,氫氣作為清洗劑可去除切割液殘留;薄膜太陽能電池制造時,氫等離子體處理能改善碲化鎘薄膜的電學性能。數據顯示,每生產1GW光伏組件約需120萬立方米電子級氫氣,隨著全球光伏裝機量年增20%,相關需求正快速擴張。
三、產業格局與發展趨勢
當前全球電子級氫氣市場呈現外資主導、本土追趕的競爭格局。林德集團、液化空氣等國際巨頭憑借深冷分離與變壓吸附(PSA)技術優勢,占據中國市場88.5%份額,其電子級氫氣產品純度可達9N,且能提供“現場制氫+管道輸送”的一體化解決方案。國內企業中,華特氣體通過電解水制氫技術實現7N純度突破,金宏氣體則依托天然氣裂解工藝形成區域供應能力,2021年本土企業市場份額已較2018年提升9個百分點。
從產業發展看,電子級氫氣呈現三大趨勢:一是純度持續提升,面向2nm制程芯片需求,純度目標已瞄準9N;二是綠色化轉型,光伏制氫技術可將碳排放降低80%,契合電子工業碳中和要求;三是供氣模式創新,液氫運輸與分布式制氫相結合,能將終端供氣成本降低30%。據預測,2025年中國電子級氫氣市場規模將達68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保持15%以上。
四、挑戰與突破方向
國內產業仍面臨多重挑戰:核心材料方面,鈀合金純化膜依賴進口,導致7N以上產品成本居高不下;設備端,還原爐用石英部件純度不足,制約多晶硅品質提升;標準體系上,電子級氫氣分析方法尚未完全與國際接軌。為此,“十四五”新材料專項已將超高純氫氣列為重點攻關方向,通過“產學研用”協同創新,力爭2025年實現8N級產品國產化率超60%。
隨著半導體國產化率提升與氫能產業鏈成熟,電子級氫氣正從“工業氣體”向“戰略材料”升級。在3D集成、量子計算等前沿領域,氫氣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,未來有望成為連接新能源與高端制造的關鍵紐帶,為電子工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
咨詢熱線
17371457003
17371457003

微信咨詢

微信咨詢

返回頂部